2022年6月22日(星期三)上午8:00 - 11:20
会议主席:
贺高红 教授(大连理工大学)
伊守亮 教授(SPT副主编、美国能源部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
为了全面展示大连理工大学在分离纯化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Elsevier旗舰期刊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SPT分离与纯化技术) 联合大连理工大学将于北京时间6月22号星期三上午8:00-11:20举办“SPT-大连理工大学先进分离纯化技术前沿研讨会”,由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贺高红教授和SPT副主编、美国能源部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伊守亮教授共同担任研讨会主席。本次论坛将特别邀请大连理工大学从事分离纯化相关研究领域的优秀学者分享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诚邀大家参加!
【第一届国际分离纯化技术大会 (ISPT 2022)官方网站】
https://www.elsevier.com/events/conferences/international-congress-on-separation-and-purification-technology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直接跳转
会议日程
参会方式
参会方式一:
Zoom Webinar链接:
https://elsevier.zoom.us/s/97720590924
Webinar ID: 977 2059 0924
Passcode: 220622
参会方式二:
扫描Elsevier视频号二维码,免费报名参会!
参会方式三:蔻享学术直播
蔻享学术-SPT碳捕集前沿研讨会专题直播链接:
https://www.koushare.com/topic-qk/i/SPT
(扫描二维码进入直播)
会议主席
贺高红 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第八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中国石化联合会“创新群体”负责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化工学会会士、常务理事,“兴辽英才计划”杰出人才,辽宁省优秀专家、杰出科技工作者,辽宁省教学名师。多年来主要从事膜分离过程、环保和过程工业节能改造等方面的研究。负责完成(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石油化工重点项目、国家攻关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横向课题80余项,其中40余项在企业生产上得到实施,减排CO2超20万吨/年,为国家创造经济效益超5亿元/年,将我国炼厂气及VOCs处理技术提升至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VOCs膜分离技术从跟跑到全球领跑作出重要贡献,对于国家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年、2010年)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2009年),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创新团队奖、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中国发明专利金奖,第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2017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特别嘉许金奖等。
伊守亮 博士 美国能源部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
伊守亮博士,美国能源部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资深科学家和项目负责人,同时担任NETL水-能源计划相关的多个项目的首席研究员。他的研究重点是开发新型膜和吸附材料,以支持NETL 的碳捕获、利用及封存计划(CCUS) 和水管理项目。他是国际知名的膜科学与技术科学家,致力于设计和开发具有复杂形态的新型高性能膜和吸附剂(聚合物膜、基于二维材料的膜、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OF) 等纳米多孔材料的混合基质膜和中空纤维膜(以及吸附材料),用于关键能源密集型分离、资源回收、海水淡化、CO2捕获、利用和储存以及负碳排放技术。在加入NETL 之前,他曾担任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学院永久职位研究科学家,以及世界膜科学领域泰斗William J. Koros 院士实验室管理主任和高级项目主管。他在国际著名期刊和会议论文集上发表了60 多篇同行评议的出版物,包括在Science Advances、Nature 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 Chemistry A、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以及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上的原创研究论文,并撰写众多内部技术报告和演讲。他是11项膜材料和分离科学专利的发明人。他担任多个国际会议的主席/共同主席/分会主席,目前担任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Elsevier) 副主编、Results in Engineering (Elsevier) 执行主编、Carbon Capture Science & Technology (IChemE & Elsevier) 副主编,以及多家国际期刊的编辑/顾问委员会成员。
报告人介绍
01
吴雪梅 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电化学氢泵氢分离与加氢资源化
Hydrogen separation and hydrogenation in electrochemical hydrogen pump
个人简介
吴雪梅,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盘锦分院副院长。1996年留校任教,2010-2011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者,2007-2009年贵州赤天化集团公司博士后。面向氢能高效开发利用,研究新能源用荷电膜及膜耦合过程强化,应用于燃料电池、储能液流电池、电化学氢泵氢气分离-加氢反应等电驱动膜过程,解决其核心膜电极材料的微结构设计、新型电池的过程强化等关键问题,取得系列创新成果。在J. Mater. Chem. A, Green Chem., J. Power Sources, J. Membr. Sci., Ind. Eng. Chem. Res.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SCI/EI论文100余篇,Elsevier出版社应邀学术专章1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科技部重大研发计划子课题等国家重大项目10余项,以及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企业委托项目等20余项。入选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核心成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新团队带头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完成人,2010年)。
02
杨建华 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分子混合物分离高性能沸石分子筛膜微结构调控:从三维至二维
High performance zeolites molecular sieve membrane microstructure regulation for molecular mixtures separation: from three-dimensional to two-dimensional
个人简介
杨建华,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和2002年先后获得日本广岛大学硕士,博士学位。2002-2005年在德国马普协会马格德堡复杂动力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起任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教授。杨建华教授长期从事高新无机分子筛膜分离材料与分离反应一体化化的研究与工业应用,已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等国家、省部级及企业项目近20项,在沸石分子筛膜、溶胶凝胶分子筛膜材料及金属有机化合物骨架膜材料微结构设计与制备具有鲜明特色,实现了沸石膜的工业化,多套装置在工业应用。已在Nano Energy,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J. Mater. Chem. A, Chem. Mater., Chem Commu., J. Membr. Sci., AIChE J.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5项,申请国际专利2项。曾入选2010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辽宁省高层次人才;获得2019年中国石油化学和化工创新团队奖、2016及2007年辽宁省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和2007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兼任中国能源学会理事,《膜科学与杂志》编委。
03
阮雪华 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高效气体分离膜及其工业化过程
Highly efficient gas separation membranes and industrialized processes
个人简介
阮雪华,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工业VOCs综合治理及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化工进展》编委,《膜科学与技术》通讯编委,中国化工学会化工过程强化专委会青委会委员。长期从事新型高效分离膜及其工业化过程研究,包括膜材料设计合成、特种分离膜研制及规模化生产、膜组件高精度离散数值计算以及多源复杂分离过程优化设计等具体方向,是科技部创新团队和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的年轻骨干,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子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6项,在AIChE J., Chem. Eng. Sci.和J. Membr. Sci.等化工领域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8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7项,获授权49项,研发的膜产品和工艺技术已经在中石化镇海炼化、胜利油田、西北油田、中石油辽河石化、辽阳石化和大连石化等企业成功实施20余项,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次(第三完成人,2018年;第四完成人,2010年)、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奖1次、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嘉许金奖1次、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中国专利优秀奖1次。
04
刘毅 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高价态金属有机骨架气体分离膜
High-Valence Metal-Organic Framework Gas Separation Membranes
个人简介
刘毅,现任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副院长。曾获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德国洪堡学者,教育部霍英东青年基金项目等系列荣誉称号与奖励。2005年于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12年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12-2014年于德国汉诺威大学做洪堡学者,2015-2016年于日本京都大学iCeMS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起经破格评定教授并任职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长期从事新型高性能分子筛膜的合成与应用研究,其中取向分子筛膜、水滑石膜、Ti-MOF膜、单模微波分子筛膜合成、超临界分子筛膜制备等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特色。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先后在 Sci. Adv. (1篇), J. Am. Chem. Soc. (2篇), Angew. Chem. Int. Ed. (5篇), Adv. Mater. (1篇), ACS Materials Lett. (3篇), Chem. Mater. (1篇)和 J. Membr. Sci. (8篇) 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49 篇
05
马沧海 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高效CO2分离膜结构设计及其制备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advanced membranes for CO2 separation
个人简介
马沧海,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大连市高端人才。2006、2008年先后获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硕士学位,2012年获佐治亚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博士学位。2012-2017年任法液空研发科学家,2017-2019年任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项目科学家,2020年起,任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导。博士师从世界著名膜科学家、美国工程院院士William Koros教授,致力于先进膜材料、膜分离技术及其工业应用研究。主要工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在Nat. Commun.、Adv. Funct. Mater.、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ChemSusChem、J. Membr. Sci.、Ind. Eng. Chem. Res.等期刊,持有5项美国专利和1项中国专利。
06
姜晓滨 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面向仿生矿化与先进制造的膜结晶过程
Membran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for biomimetic mineralization an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个人简介
姜晓滨,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现任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副主任,辽宁省石化行业高效节能分离技术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负责人,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核心成员。201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同年进入大连理工大学膜科学与技术团队,任教至今。主要从事膜结晶和化工过程耦合强化研究。在AIChE J, ACS Nano, Engineering, J Membr Sci, Chem Eng Sci,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72篇,授权中、美、日发明专利共21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子课题、面上项目、“兴辽英才”计划项目、国防项目等20余项;研发膜结晶重大科研仪器1套,实施工业应用6项;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层次)等人才计划;荣获国际杰出青年化学工程师奖、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等奖励;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排名5)、国际发明展特别金奖(2017,排名3)等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
07
郝广平 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炭质多孔材料及碳捕集与电催化还原应用
Novel porous carbon-based materials for CO2 cap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个人简介
郝广平,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入选国家级青年科技人才、辽宁省“兴辽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德国洪堡学者、欧盟玛丽居里学者。长期致力于多孔材料与化工分离基础与应用研究,研究方向为纳米炭等多孔材料制备、工业气体分离与纯化、碳捕集与转化等。在Nat. Nanotech.、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化工学报》、《新型炭材料》等国际国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他引4000余次。承担国家青年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及大连市科技项目、中石化技术开发项目等。担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无机盐工业》、《新型炭材料》 (青年)编委/客座编辑;曾任第十一届国际介观结构材料研讨会(IMMS11)秘书长。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第四完成人)、辽宁省优秀博士论文、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等奖励荣誉。
08
焉晓明 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面向水系液流储能电池的质子选择传导膜设计
Design of proton-permselective membranes for flow batteries
个人简介
焉晓明,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辽宁省石化行业高效节能分离技术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是国家基金委“气体分离和新能源膜与膜过程”创新研究群体核心成员(攻关课题2负责人)和科技部重点领域“新型高效过程耦合强化”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2013年在大连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一直从事离子膜及其新能源电池应用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J. Membr. Sci.(膜领域国际权威期刊)、Adv. Funct. Mater.、Energy Stor. Mater.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JMS论文16篇),H-index为29,以第一发明人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9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企业委托项目等10余项,与企业合作完成铁铬液流电池离子膜研发及中试。获2017辽宁青年科技奖、2017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创新团队奖、2014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2022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09
庄钰 副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三元共沸物系可持续萃取精馏工艺的概念设计
Conceptual design of sustainable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process for separating ternary multi-azeotropic mixture
个人简介
庄钰,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辽宁省化工学会医药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过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专业会员,中国化工学会专业会员。长期从事过程系统工程方面的研究,在多流程/多系统综合以及热功耦合动力循环全局能量集成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Energy、Energy Convers Manage、Chem Eng Sci、Ind EngChem Res、Sep Purif Technol、Appl Therm Eng、Comput Chem Eng、Chinese J Chem Eng 等国际国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1项已授权),曾担任PRES19国际会议分会主席,参与承办第17届中国化工学会信息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年会。
SPT期刊简介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期刊(SPT分离与纯化技术) (JCR 1区Top,2021年中科院升级版分区:工程技术1区Top,Impact Factor (2020):7.312) (ISSN:1383-5866)是爱思唯尔出版集团发行,致力于传播化学工程和环境工程中均质溶液和异质混合物的分离和纯化新方法的国际著名期刊。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is a journal dedicated to the dissemination ofnovel methods for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in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engineering for homogeneous solutions and heterogeneous mixtures. This includesany separation and/or purification of liquids, vapors and gases, with theexception of methods intended for analytical purposes. Soil science, polymerscience and metallurgy are outside the scope of the journal.
期刊官网
https://www.journals.elsevier.com/separation-and-purification-technology
更多分离纯化技术最新资讯,敬请搜索并关注SPT微信公众号“SPT分离纯化技术”或者长按下方二维码,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来关注SPT期刊。另外,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将SPT分离纯化技术加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在看”,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每日的推文!
▼ SPT期刊公众号二维码